403 Forbidden


nginx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
首页 > 古诗词 > 赵鼎的诗 > 点绛唇·春愁

点绛唇·春愁

[宋代]:赵鼎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余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点绛唇·春愁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春景,抒离恨。上片写室内情景。香冷  金猊,梦回鸳帐,离恨一枕,悄无人问。下片写室外景色。清明节近,杏花随风,薄暮来临,东风渐紧。委婉柔媚,意境幽美。

参考资料:

1、程观林.万里西风:豪放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91

点绛唇·春愁鉴赏

  婉约词表现的往往是一种深沉委婉的思绪,心灵的潜流,虽窄却深。高度的物质文明陶冶了文人细腻的感受,时代的阴影又使得有宋一代文学带上了哀怨的色彩,而词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自身积淀的审美标准也影响了词作者命题和立意。所以,作为一代中兴名相的赵鼎,也将这首“春愁”词也写得婉约低回,那么此词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词的上片写春梦醒来独自愁。“香冷金炉,梦回鸳帐馀香嫩。”这两句说的是,金炉中,香已冷,绣着鸳鸯的帐惟低垂着,一切都是那么闲雅,那么静谧,那么温馨。一个“嫩”字以通感的手法写出了余香之幽微,若有若无。但这种宁静而温馨的环境又似乎处处暗含着一种无可排解的孤独感时伤怀愁绪,这愁绪犹如那缕缕余香,捉摸不到,又排遣不去。

  “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这说的是午梦醒来,愁绪不散,欲说梦境,又无人相慰相问。“恨”以“一枕”修饰,犹如用“一江”、“一舟”来修饰“愁”,化抽象为具体事物,组接无理而化合巧妙。梦中的追寻越是迫切,醒来的失望就越发浓重。至于这恨,所指到底是什么,词人没有讲明,也无须讲明,这是因为这是一种无所不的闲愁闲恨,是一种泛化了的苦闷,这恨中蕴含的既有时代的忧郁,也有个人的愁绪伤春愁春只是此词的表层含义,人生的喟叹,世事的忧虑,才是此词的深层含义。

  下片以“消瘦休文”自比。沈约病中日益消瘦,以至“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故此后人常以“沈腰”来比喻消瘦。“顿觉春衫褪”以夸张的手法突出“消瘦”的程度。“春衫裉”即春衫宽。这两句说的是衣服觉宽,人儿憔悴、苦涩之中有着执着。“顿”字以时间之短与衣衫之宽的对比突出消瘦之快,“顿”还有惊奇、感叹无奈等复杂感情

  “清明近,杏吹尽,薄暮东紧。”这三句以景作结,含不尽之意。这三句说的是清明已近,那闹春杏已吹落殆尽,春色将老“一片飞减却春,飘万点正愁人。”这种冷清的境界里,作者独立无语,不觉又是黄昏,顿感东阵阵夹寒意。

  清明时节多,若再有夜过园林,无多春色还能留几分呢?东带来,催开百,然而东又吹老园林,送走春色,所以宋人常有“东恶”之语。“薄暮东紧”写的是眼前之景,暗含的却是担忧明日春色将逝之情。一个“紧”字通俗而富有表现力,既写出了东紧吹的力度,又写出了作者“一任罗衣贴体寒”,守住春光不放的深情。

  这首词属于婉约派词作,但婉而不弱,约而不晦。譬如词的结尾,写的是日暮落之景。词人伤春,守至日暮,依然不愿去,虽无可奈何又依依不舍,惋叹之中又有着坚韧,婉约之中犹有筋骨。词的语言含蓄有味而通俗易懂,虽到口即消却耐人寻味。

赵鼎简介

唐代·赵鼎的简介

赵鼎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赵鼎共有诗(260篇)

猜你喜欢

寄题江山叶氏翠香亭

王柏

谁窃清香下广寒,霜风染就粟肤丹。

须知叶叶苍圭色,花未开时自可观。

赠传灯 其二

宋代林干

台教源流远,高明绍梵音。扶桑红日近,华顶白云深。

清磬度山翠,黄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万法总惟心。

挽闲闲真人父司徒

宋代陆文圭

堂堂遗一老,五福寿而康。

系出安仁谰,身居荣禄乡。

晚至圣恩寺宿四宜堂

清代张冈

暮随白云至,山月尚未出。言寻石门幽,谷口烟萝密。

欣逢采樵人,招我入禅室。昙花空外香,石溜岩下急。

为玄度寿母 其二

明代李云龙

浮峤千峰郁翠盘,北堂开处对巑岏。囊馀鲍氏珍珠黍,地有何姑云母丹。

琪树舞风回色鸟,玉笙吹月下文鸾。遥知邓岳多仙侣,碧海觞飞玉露漙。

又答毡帐

宋代苏轼

卧病经旬减带围,清樽忘却故人期。

莫嫌雪里闲毡帐,作事犹来未合时。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