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
李lǐ白bái墓mù--白bái居jū易yì
采cǎi石shí江jiāng边biān李lǐ白bái坟fén,,绕rào田tián无wú限xiàn草cǎo连lián云yún。。
可kě怜lián荒huāng垄lǒng穷qióng泉quán骨gǔ,,曾céng有yǒu惊jīng天tiān动dòng地dì文wén。。
但dàn是shì诗shī人rén多duō薄báo命mìng,,就jiù中zhōng沦lún落luò不bù过guò君jūn。。
上一首:沈约《怀旧诗伤谢朓》
下一首:李端《闺情》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