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禹锡
叹tàn水shuǐ别bié白bái二èr十shí二èr--刘liú禹yǔ锡xī
从cóng一yī勺sháo,,至zhì千qiān里lǐ。。
时shí行xíng时shí止zhǐ。。道dào性xìng净jìng皆jiē然rán,,交jiāo情qíng淡dàn如rú此cǐ。。
我wǒ在zài石shí渠qú署shǔ里lǐ。。两liǎng心xīn相xiāng忆yì似shì流liú波bō,,潺chán湲yuán日rì夜yè无wú穷qióng已yǐ。。
上一首:李白《清溪行》
下一首:韩愈《宿龙宫滩》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