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
别bié州zhōu民mín--白bái居jū易yì
耆qí老lǎo遮zhē归guī路lù,,壶hú浆jiāng满mǎn别bié筵yán。。
甘gān棠táng无wú一yī树shù,,那nà得dé泪lèi潸shān然rán。。
税shuì重zhòng多duō贫pín户hù,,农nóng饥jī足zú旱hàn田tián。。
唯wéi留liú一yī湖hú水shuǐ,,与yǔ汝rǔ救jiù凶xiōng年nián。。
上一首:白居易《早冬》
下一首:陶渊明《劝农》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