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禹锡
元yuán日rì感gǎn怀huái--刘liú禹yǔ锡xī
振zhèn蛰zhé春chūn潜qián至zhì,,湘xiāng南nán人rén未wèi归guī。。
身shēn加jiā一yī日rì长zhǎng,,心xīn觉jué去qù年nián非fēi。。
燎liáo火huǒ委wěi虚xū烬jìn,,儿ér童tóng炫xuàn彩cǎi衣yī。。
异yì乡xiāng无wú旧jiù识shí,,车chē马mǎ到dào门mén稀xī。。
上一首:章孝标《刘侍中宅盘花紫蔷薇》
下一首:晏几道《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