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
除chú夜yè寄jì弟dì妹mèi--白bái居jū易yì
感gǎn时shí思sī弟dì妹mèi,,不bù寐mèi百bǎi忧yōu生shēng。。
万wàn里lǐ经jīng年nián别bié,,孤gū灯dēng此cǐ夜yè情qíng。。
病bìng容róng非fēi旧jiù日rì,,归guī思sī逼bī新xīn正zhèng。。
早zǎo晚wǎn重zhòng欢huān会huì,,羁jī离lí各gè长zhǎng成chéng。。
上一首:周邦彦《解语花·风销焰蜡》
下一首:周邦彦《应天长·条风布暖》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