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Forbidden


nginx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
首页 > 古诗词 > 王质的诗 > 山行即事

山行即事

[唐代]: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山行即事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浮云在万里澄碧的晴空上来往飘荡,似乎在把天气的阴晴酝酿。

微雨轻敲着荷叶,发出细碎急促的声响,不一会也洒湿了衣裳;从水面浮萍间飘来的和风吹拂着衣袖,带来一阵清凉。

忽而雨过天晴,喜鹊喳喳喧闹,迎接朝阳;鸥鸟也在风平浪静的水面尽情游翔。

经过风吹雨洗之后,山色更加明净秀丽,它虽然不言不语,却使人醉意全消,神清气爽。

注释

空碧:即“碧空”。

荷雨:化用李商隐诗句“留得枯荷听雨声”。指沿途有荷花,下的雨不大。

蘋风: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蔸之末。从水面浮萍之间飘来的风。

喧:声音大而嘈杂。是说喜鹊对日出的喜悦

狎(xiá):亲热、玩乐的意思。是说水鸥在波平如镜的水面上尽情地玩乐。

酲(chéng):酒醒后的困惫状态。这里指山色的可爱,能够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

参考资料:

1、叶正苗、邱才妹、章路平.高考古今诗词鉴赏300题: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72页

山行即事鉴赏

  首联写天气,统摄全局,极精采。两句诗应连起来读、连起来讲:飘浮的云朵在碧空里你来我往,忙于“议”,“议”什么?“议”究竟是“阴”好,还是“晴”好。“议”的结果怎么样,没有说,接着便具体描写“行”的经历和感受:“荷酒衣湿”,下起来了;“鹊声喧日出”,太阳又出来了。浮云议论不定,故阴晴也不定。宋人诗词中往往用拟人化手法写天气,姜夔《点绛唇》中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尤有名。但比较而言,王质以浮云“议阴晴”涵盖全篇,更具匠心。

  “荷”一联承“阴”。先说“荷”,后说“酒衣湿”,见得先听见荷叶声而后才意识到下,才感觉到“衣湿”。这当然比“沽衣欲湿杏”大一点,但大得也有限。同时,有荷的季节衣服被酒湿,反而凉爽些。“蘋”是从浮萍之间吹来的,说它“吹袖清”,见得那也并不狂。已湿衣,再加吹,其主观感受是“清”而不是寒,表明如果没有这,“行”者就会感到炎热了。

  “鹊声”一联承“晴”。喜鹊喜干厌湿,所以叫“干鹊”。过天晴,喜鹊“喧”叫,这表现了鹊的喜悦,也传达了人的喜悦。试想:荷湿衣,虽然暂时带来爽意,但如果继续下,没完没了,“行”者就不会很愉快;所以诗人写鹊“喧”,也正是为了传达自己的心声。“喧”后接“日出”,造句生新:“喜鹊喧叫:‘太阳出来了!’多么传神!“鹊声喧日出“,引人向上看,由“鹊”及“日”;“鸥性狎波平”引人向下看,由“鸥”及“波”。鸥,生性爱水,但如果急浪涌,它也受不了。如今和,“波平”如镜,鸥自然尽情玩乐。“狎”字也像“喧”字一样用得很精彩,“狎”有“亲热”的意思。也有“玩乐”的意思,这里都适用。

  像首联一样,尾联也用拟人化手法,其区别在于前者正用,后者反用。有正才有反,从反面说,“色不言语”,从正面说,自然是“色能言语”。惟其能言语,所以下句用了个“唤”字。刚经过洗的“色”忽受阳光照耀,明净秀丽,“不言语”已能“唤醒三日醒”;对于并未喝酒烂醉的人来说,自然更加神清气爽,赏心悦目。

  以“行”为题,结尾才点出“”,表明人在“色”之中。全篇未见“行”字,但从浮云往来到荷湿衣、蘋吹袖、鹊声喧日、鸥性狎波,都是“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合起来,就是所谓“即事”。全诗写得兴会淋漓,景美情浓,艺术构思也相当精巧。

王质简介

唐代·王质的简介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号文中子。通生福祚,终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进士第,制策登科,位终宝鼎令。勉生怡,终渝州司户。怡生潜,扬州天长丞。质则潜之第五子。少负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门。寓居寿春,躬耕以养母,专以讲学为事,门人受业者大集其门。年甫强仕,不求闻达,亲友规之曰:“以华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扬名显亲,非耕稼可致也。”质乃白于母,请赴乡举。

王质共有诗(419篇)

猜你喜欢

宫词 其一二五

花蕊夫人徐氏

海棠花发盛春天,游赏无时引御筵。绕岸结成红锦帐,暖枝犹拂画楼船。

挽右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赠开府仪同三司孙公二首 其一

刘摰

岑令神情竭,裴公柱石衰。国贪黄发旧,身负赤松期。

人也将安仰,天乎不慭遗。延和听诏语,深见两宫悲。

秋夕过松陵

宋代武衍

月冷江空夜气浓,桂行飞下广庭风。

不知何处神仙过,鹤唳数声烟霭中。

答卢式

明代皇甫汸

王风寖失古,颓波荡自今。李生陈大雅,刘子抱文心。

弱余振鸿藻,高义抗词林。归田守玄默,闭关谢沉吟。

梦觉闻香

元代方回

湖海余生在,桑榆暮景闲。

只堪娱老圃,焉用访名山。

王逸塘五十生日

清代郑孝胥

逸塘用世人,五十居閒地。岂无髀肉叹,自诡时未至。

时至当云何,奈此囊底智。控弦虽不发,天下识猿臂。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