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Forbidden


nginx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
首页 > 古诗词 > 毛泽东的诗 >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近现代]: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译文及注释

译文

品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反用其原本的寓意而写了这首词。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注释

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犹:还,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

参考资料:

1、孙敬东总主编;李廷敏主编;伍晓华主编;魏艳东,徐新蕾,王汉沈,张梅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读 小学六年级[M].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14.10.第85页

2、丁三省编著. 毛泽东诗词精读 增订版[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3.01.第206页

卜算子·咏梅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1961年,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欧美封锁,苏联翻脸;面临的国内环境是经济困难,灾害重重。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想要表明共产党人的态度和斗志,便酝酿写下这首词。

参考资料:

1、季世昌,徐四海,王海清主编. 毛泽东诗词学生读本[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02.第60-61页

卜算子·咏梅鉴赏

  此词通过对梅俊美而坚韧不拔形象的塑造,寄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无畏,谦虚磊落,藐视各种困难情怀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克思主义真理,同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作不屈不挠的斗争,坚定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必然会实现的信心。

  词前小序说明这首词是逆向思维,反向立论。毛泽东是充分肯定陆游咏梅词的爱国主义主题的。“反其意”“主要是反忧伤悲观之意为积极乐观、奋发有为的革命情怀;反寂寞、无出路之意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反孤芳自赏、个人奋斗之意为同春共乐、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高贵品质。”毛泽东曾在一封信中说:“近作《咏梅》词一首,是反修正主义的。”明白地告诉了读者创作这首词的主观意图。

  上阕主要写梅傲寒开放的俏丽身姿。起始二句叙季节的变换,既平直自然,又蕴含哲理。第一句才说“春归”,第二句就说“春到”。春归是梅中所送,春到是梅在飞中所迎。很显然,这里的“迎春”、“送春”者,不是“”、“飞”,而是梅和梅。在中送走春天时,梅虽已凋谢但在飞中迎来春天时,梅却正吐艳。“”、“飞”喻指当时所说的修正主义和国际上的反华浪潮以及当时中国内的严峻形势,由此衬托了梅和梅不畏严寒的强大生命力。作者认为自从克思主义革命运动开展以来虽有“送春归”的曲折形势,但“飞迎春到”毕竟是主流。这两句对仗工整,拟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枝俏”承“飞”写出,极力渲染梅开放时的冰环境,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在“百丈冰”的时节梅开放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样一来,“犹有枝俏”一句就格外醒目。梅不仅在如此严寒的环境中开放,而且开放得还特别俏丽。作者以冰衬托骨铮铮的梅,以梅品质、梅的形象象征中国共产党人。“俏”字用得很精彩,既表现梅的俏丽,又象征中国共产党人坚贞美好的情操和敢于同修正主义和一切动势力勇敢斗争的精神。作者笔下的梅形象是全新的,不仅是诗人眼中梅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

  下阕是对无私无欲的梅的礼赞。首句承“俏”字写出。俏丽的梅开放于寒冬之时,它是春天的信使,预报春天就要到来,当春天真正到来时她已经飘零了。这就是梅乐于奉献的性格,所以作者说梅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俏”字浓缩了千种生机,万般气,是这首词的诗眼,是新时代梅精神貌的外现。“俏”字也是上下阕之间过渡的桥梁,使整首词的境界浑然天成。“待到烂漫时,她在从中”两句,描写春天降临繁似锦的时候,梅那种舒心高兴的样子。写出了不仅有俏丽的身姿,而且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笑”字写出了新时代梅谦逊脱俗的品质豁达大度的精神采极大地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新时代的梅形象象征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这首咏物词是运用逆向思维写作的典范。词前序中说的“反其意”是读者进入这首咏梅艺术境界的极佳通道。陆游当时主张北伐,皇帝不信任他,朝廷中主和的投降派又排挤、攻击他,他难酬壮志伤感悲凉,便作了《卜算子·咏梅》。陆游以梅自况,表示要坚持爱国情操,至死不向恶势力屈服。但是,陆游词中的“梅”太孤寂了,要听任群芳的嫉妒,没有阳光普照,却有浇,尽管最后“零落成泥碾作尘”,但始终保持了固有的芳香,而毛泽东词中的“梅”则完全相反。陆游笔下的“梅”是一个孤独爱国者形象,而毛泽东笔下的“梅”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她是一个人,更代表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群体。陆游笔下的“梅”生长在“驿外断桥边”,在凄中支撑,而毛泽东笔下的“梅”与飞为伍,在“悬崖百丈冰”时,傲霜斗成长。陆游笔下的“梅寂寞无主地开放,在黄昏中独自发愁,颓唐哀伤,而毛泽东笔下的“梅”在春天即将到来时绽放,自豪,乐观。陆游笔下的“梅”“无意苦争春”,与世无争,明哲保身,而毛泽东笔下的“梅”“只把春来报”,要把春光迎到人间,无私奉献。陆游笔下的“梅”“一任群芳妒”孤芳自赏,无可奈何,而毛泽东笔下的“梅”在烂漫的丛中欢笑,永远与百在一起。陆游笔下的“梅”最终结局是“零落成泥碾作尘”,被人遗忘,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迎来了百盛开的春天,在春天里得到永生。《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诗词中比、兴手法用得最好的一首。作者将梅自然美与人的德善美有机地融为一,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词中象征、拟人、衬托、比喻、夸张、对仗、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写出了梅富于挑战性的个性和谦逊无私的高亮节,较完美地实现了托物言志的目的。

毛泽东简介

唐代·毛泽东的简介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毛泽东共有诗(14篇)

猜你喜欢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 其五

唐代徐铉

綵仗清晨出,非同齿胄时。愁烟锁平甸,朔吹绕寒枝。

楚客来何补,缑山去莫追。回瞻飞盖处,掩袂不胜悲。

盆池

宋代陆游

雨送疏疏响,风吹细细纹。

犹稀绿萍点,已映小鱼群。

游定水寺寄杜尧臣

元代吉雅谟丁

水纹藤簟竹方床,山阁重阴雨后凉。新月梧桐秋已老,碧梧机杼夜初长。

白鱼入馔松醪熟,红稻供炊笋脯香。云树芝泉随处好,一时清赏肯相忘。

九日

宋代方岳

逢人提菊卖,方省是重阳。

山晓雨初霁,江秋树亦凉。

朝谒长陵同宋望之侍御作

胡直

长陵丹阙倚苍葱,万柏分行辇路通。山出恒宗来王气,水连瀛海扈灵宫。

瑶阶羽卫晴天外,玉殿罘罳宿雾中。却看群峰如跃马,还疑万骑猎秋风。

冒雨登惠山戏示同游者

明代沈周

惠山怪我昨径去,归来欲登却作雨。

湿云隔眼失高翠,掉头不顾真巢父。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