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Forbidden


nginx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

南乡子·路入南中译文及注释

译文

路入岭南腹地,水边的蓼花紫红,映着棕桐叶的暗绿。一场微雨之后,家家把红豆采集,树下翻扬纤纤细手,一双双雪白如玉。

注释

南中:犹言南国。王勃《蜀中九日登玄武山旅眺》诗:“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桄(guāng)榔:南方常绿乔木,棕桐树之一种,亦称“砂糖椰子”,其干高大,多产在中国的南方。暗:一作“里”。蓼(liǎo):水草之一种。

红豆:红豆树产于岭南,秋日开花,其实成豆荚状,内有如碗豆大的子,色鲜红,古代以此象征相思之物。

纤纤抬素手:即“抬纤纤素手”的倒文。

参考资料:

1、彭定求.《全唐诗》(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81

2、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382-383

3、钱国莲 等.花间词全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126

南乡子·路入南中鉴赏

  间词人中,欧阳炯和李珣都有若干首吟咏南方物的《南乡子》词,在题材、格方面都给以描写艳情为主的间词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红。”头两句写初入南中所见。桄榔身很高大,所以作者一眼就能看到。蓼虽非南国特有,但也以南方水乡泽国为多,所谓“红蓼寒水国秋”可证。恍榔叶深绿,故说“暗”。“枕榔叶暗萝红”,一高一低,一绿一红,一是叶一是,一岸上一水边,互相映衬,勾画出了南中特有的光,并写出了它给予作者的第一个鲜明印象。

  “两岸人家微后,收红豆。”上两句所写的,还是静物,这里进一步可到人物的活动。红豆也为南中所恃有,岭南天热。微过后,业己成熟的红豆荚正待采摘。故有“两岸人家微后,收红豆”的描写。这两句将南中特有的物产和习、人物活动揉合在一起,组成一幅典型的南中情画,透出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生活气息。

  “底纤纤抬素手。”采摘红豆的,多是妇女,所以远远望去,但见两岸。人家近旁的相思下,时时隐现着红妆女一的倩丽身影和她们的纤纤皓腕。这是南中物的写实。但这幅画图却因为有了这一笔,整个地灵动起来了,显现出了一种动人的的。红豆又称相思子。王维的《相思》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流传众口的诗篇无形中赋予了这索手收红豆的日常劳动以一种动人遐想的诗意美。面对这幅鲜丽而富于温馨气息的画图,呼吸着南国后的清新空气,词人的身心都有些陶醉了。《南乡子》单调字数不到三十,格调比较轻快。结句的含蕴耐味显得格外重要。欧阳炯的这首就是既形象鲜明如画,又富于余思的。

  《栩庄漫记》对欧阳炯的《南乡子》八首作了一个总评曰:“《南乡子》八首,多写炎方物,不知其以何因缘而注意及此?炯蜀人,岂曾南游耶?然其词写物真切,朴而不俚,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为写景纪俗之词,与李珣可谓笙罄同音者矣。”的确,在《间集》中,这样朴质清新的人情词作,是别具韵味的。

欧阳炯简介

唐代·欧阳炯的简介

欧阳炯

(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欧阳炯共有诗(47篇)

猜你喜欢

孙信臣

王粲初开井,山翁旧醉池。

林掩羊公庙,渊沈杜预碑。

恭和御制耕织图诗 其一

清代允祥

历历三时况,如陈《七月》篇。秋云青甸里,春雨绿畴边。

圣政先无逸,皇心重有年。孜孜宵{口干}意,总向画图传。

醉吕洞宾画

元代胡天游

碧眼朦胧,风须猎猎。一朵仙花红衬颊,瑶池宴罢九霞浆。

人世已非唐日月,飙轮倚醉风泠泠。玉山恨不扶飞琼,城南老魅尔何物。

困酒入诃林留宿自公房

明代陈子升

祇园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独自留方丈,诸天不寂寥。

行踪泥芳草,吟兴写芭蕉。已作逃禅客,无烦折简招。

朝中措 江上

吴寿彭

偏安常是误南金。士道薄梁陈。词旨江令浮艳,文章庾信哀深。

海门望极,滔滔逝水,波咽初心。江上数峰笼晚,六朝恨绝遗音。

薄倖 滕王阁怀古

高深

滕王何在。悄不见、歌容舞态。有阁外、西山几点,槛外长江一带。

秖共他、少年王郎,凭阑感叹无聊赖。却客底逢欢,尊前得句,序出风流佳槩。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