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Forbidden


nginx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
首页 > 古诗词 > 王维的诗 > 早秋山中作

早秋山中作

[唐代]: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早秋山中作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

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

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注释

早秋:初秋。唐王勃《秋江送别》诗之一:“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故篱:故乡。

尚平:即尚长(尚子平)。一作“向平”。

陶令:即陶潜(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称。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蛩(qióng)响:犹蛩声。

蛩:蟋蟀。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

空林:渺无人迹的树林。

期:约,约定。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78-179

早秋山中作创作背景

  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在辋川时期,时间约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此时作者四十多岁,年龄与陶渊明辞官时(年四十一)接近。当时朝政日坏,王维郁郁失志,所以向往隐逸生活。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78-179

早秋山中作鉴赏

  此诗首句“无才不敢累明时”,谦词反语出之,王维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不是真的无才。此句笔法微婉,旨趣却很明白。

  颔联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出句用的是东汉尚长之典,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汉建武(汉光武帝年号,25年六月—56年四月)中,尚长子女婚嫁已毕,遂不问家事出游大川,后不知所终。对句是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的故事。陶渊明曾经在彭泽当县令,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有次有个督邮来督查,他觉得这个督查粗俗而又傲慢,但是又不得不去,一旁的县吏建议他穿得整整齐齐去拜见督邮,陶渊明忍无可忍,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向小人折腰”,于是挂印归去。此二句这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

  颈联是从野间的昆虫声音,也就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早秋寒凉萧瑟的特点。蟋蟀和秋蝉的凄苦音响,预示着一个寥落季节的来临,予人一种萧索落寞的秋季感受。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是景语,也是情语,映衬出作者的迟暮感。

  最后二句写诗隐居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每天在林中散步,独与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这里说自己寂处中,空林独往,只和白云期会,厌倦仕途心情,约略可见。

  此诗主要申明作者自己无心世事,向往隐逸生活,抒发了一个隐士情怀。全诗语言含蓄,意味悠长。

王维简介

唐代·王维的简介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共有诗(353篇)

猜你喜欢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师舟中赋七首 其五

明代薛瑄

早曾拜疏乞归田,羁绊虚名又几年。道德愈难期往哲,事功无复望时贤。

宦情似水年来淡,乡思如旌日自悬。老病放还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梦夫容 鸳湖放棹

沈轶刘

夗央湖畔梦。载春魂,乍听橹声入冻。夜来云破,吴榜晚寒重。

渚光流素汞。银蟾筛漏青缝。逗向微茫,又金貂贳酒,溪店翠帘动。

端午次韵和徐改之

于石

榴花灼烁露初乾,乍试香罗怯晓寒。

自古独醒多见忌,与君一醉笑相看。

道上观别者

宋代王称

完山有鸣鸟,其声一何哀。死别徒已矣,生离当告谁。

圣人出应期,玉烛耀九垓。三殇无怨苛,四表罔不谐。

哭稚女雁 其一

清代屈大均

当年设帨雁门关,代北诸军尽解颜。共道榆林飞将种,明驼莫载木兰还。

秋日

宋代张耒

陨叶鸟不顾,枯茎虫莫吟。

野荒田已获,江暗夕多阴。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nginx